楞严经要义65:修行人越修到最后個性會越接近,而世間人越攀緣差別越大
楞严经要义65
楞严经要义65:
净界法师宣讲
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》要义。监院法师慈悲,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阿弥陀佛!讲义141面
壬二、兼显六解一亡
本经的整個修学重點,就是修学《首楞严王三昧》,它的主要观念蕅益大師說,就是要我們能夠正念真如。蕅益大師把整個正念真如的過程,根據本经的经文分成六大科。這六大科最重要的就是前面二科,這二科就佔了七卷的经文。第一大科讲到「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」,這一科等於確定了本经的理观,所有的三昧它一定有個观照的智慧,本经的观照智慧就是观照諸法的圓三諦理。也就是說,我們对我們的五蘊身心世界,要生起空假中三观,空观照了五蘊隨緣不变的体性,所謂的「真諦理」;假观是观察它不变隨緣的相用,我們的「循业发現」;空观是观照我們清淨的本性,假观是观察业力所变現的這些假名、假相、假用;中观等於是把空有二种观照,把它做一個平衡。
空假中三观在本经当中,佛陀做一個总結,說是:「观性元真,观相元妄」。這個方法非常好,空假中,有些人听得不是很懂。但是佛陀說:我們怎么去观察我們的生命呢?你分成二部份就对了!第一個、我們的身心世界有它暫時的因緣。你看你過去的业力,变現你的色身,你內心有很多的感受,很多的想法。這种叫做一時的因緣,這我們不能否定,生滅变化的一時的因緣,這是假观所观的;假观观你現在暫時的因緣,空观是观察你永恆的功德,你的目标在哪裡?你現在是处在什么因緣,你未來的方向在哪裡?所以我們在修《首楞严王三昧》,观察生命是观察現在的因緣跟你未來的皈依处,二個同時观察。
這是在第一大科当中,佛陀花了三卷半「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」,建立了整個三昧的观照智慧;其次当我們理观建立起來以后,佛陀讲第二科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观門」,這個地方讲事修。在事修之前佛陀提出二個重要的观念:
第一個、所謂的「二決定义」,就是你的因地发心,我們修学空假中三观,能夠破除种种的障碍,能夠生起种种的功德。因地发心就是說:那你的目标在哪裡,你為什么修空假中三观?這当中,佛陀一再強調,以不生滅為本修因。我們在修《首楞严王三昧》的時候,我們的目标是追求不生不滅的本性,不是追求有為的功德。這是大乘佛弟子,你剛開始就应該有的確認目标,你不求人天福報,不求二乘的涅槃,只是追求无上菩提,追求開显一念心性的无上菩提。因為你一開始因地发心是生滅的,你不可能成就不生滅果。所以剛開始佛陀在讲事修之前,第一個確認我們因地发心,你要很清楚你的目标在哪裡。
第二個、你所对治的煩惱在哪裡?這個讲過程。空假中三观是一個能观的智,那你所观境在哪裡呢?佛陀讲「六根」,六根門頭就是整個煩惱的活动範圍,就在我們的見聞嗅嘗觉知,当中帶动了很多的攀緣、很多的煩惱。所以你就是用空假中三观來照了六根,你就能夠迴光返照,你就能夠正念真如,回到我們清淨的本性。這個是整個《楞严经》第一大科的「理观」,跟整個第二大科「事修」的綱要。
壬二、兼显六解一亡
在第二大科,佛陀讲的「二決定义」,事实上把整個修习止观的目标跟過程,所謂云何应住,云何降伏其心,其实讲得完全很清楚。這個地方等於是一個兼显,一個兼帶的開显。開显什么呢?開显六解一亡之义。既然空假中三观所对治的是六根門頭,每一個当中又有六個結扣,所謂的动、靜、根、觉、空、滅,有六种結。当根当中的結解開以后,到最后一也不可得。六解一亡等於是把前面的理观跟整個事修,做一個总結、做一個融通。我們到经文就很清楚,這一科的大意是什么,就是把理事圓融。(分二:癸一、疑請。癸二、答示)
癸一、疑請(分二:子一、敘益。子二、請疑)這地方等於是阿难尊者听到佛陀讲前面的二決定义,以后他心中有所疑惑而請示如來。
子一、敘益。
首先先敘述與會大众,听了前面的二決定义以后所得到的功德利益。
於是阿难及諸大众,聞佛如來无上慈誨祇夜伽陀,杂糅精瑩,妙理清澈,心目開明,歎未曾有。
在佛陀讲完空假中三观的一個依止处跟它对治的处所,所謂二決定义以后,這時候阿难尊者跟與會的大众,听聞如來所宣說的這种无上大悲心所流入的教誨,這当中包括了祇夜跟伽陀;“祇夜”是重頌,“伽陀”是孤起頌。這些的偈頌它是「杂糅精瑩,妙理清澈」;“杂糅精瑩”是約著能詮的教文來說,整個文义是互相的杂合融通的。古德說:什么叫杂糅呢?就是性德中有修德,修德中有性德;“性德”是空假中三观一個所追求的目标。我們追求的目标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,這叫性德。但是在整個過程当中,我們要務实的去处理我們眼前五蘊身心的暫時的因緣,這就修德。所以一個大乘佛法他會很善巧的把暫時的因緣跟永恆的功德,能夠把它加以平衡,性德中也兼顧到修德,修德中也兼顧到性德,空假的平衡點,這叫做「杂糅精瑩」。
「妙理清澈」是約著所詮的义理來說的,這個道理非常清澈而透徹,把整個結解不二的道理,開显得非常清楚。所以阿难尊者听完以后可以說是,心目開明,歎未曾有,內心的智慧完全的開通,沒有障碍,過去未曾听聞過這么圓滿微妙的法义。佛陀過去讲到追求不生不滅的本性,或者讲到怎么对治我們眼前的因緣,但是很少二個同時開显,這個可以說是歎未曾有,過去未曾听聞的,如此圓滿微妙的法义。此科大意說明:阿难尊者跟與會大众到這個地方,已经建立了空假中三观,而且他也知道他三观所对治的处所是六根。而六根当中它的重點是成二部份,一個是“相”,一個是“性”,相妄性真。所以我們在面对六根的時候,面对見聞嗅嘗觉知的時候,你要知道一個問題,我們整個生死流转的痛苦根本,是從六根发动的,但是諸佛的安乐解脫也是從六根发动出來。所以這個地方讲到六根是有二門,一個流转門,一個是还滅門。当我們放縱六根的時候,這個見聞觉知往外攀緣的時候,那是帶动放逸造罪的力量;当我們六根開始收攝迴光返照,開始正念真如的時候,六根所释放出來的是一种真如的功德,同樣是六根,所以大乘佛法对六根你不用排斥,說:我現在開始眼睛不要看了,耳朵不要听了。問題不在見聞觉知,問題不在這個地方,問題是你可不可以生起观照,或者是你選擇放縱你的妄想,問題在這個地方!
這個地方阿难尊者是全部清楚了,叫「心目開明」,他已经知道六根当中煩惱也是它,但是解脫也是它,問題是向內观照,或者向外攀緣。這一部分,阿难尊者可以說是,心目開明。但是阿难尊者对於六根返妄归真的整個修学的次第,卻还沒有清楚,所以才有下一科的請疑的問題出現。這個地方是把前面的這一科六根的結解不二的道理先做一個总結,敘述與會大众听佛陀的開示以后的利益,這以下第二科,就請示疑問來帶动六解一亡的观念。這地方先把前面的結解不二的道理先做一個总結,敘述與會大众听佛陀開示以后的利益。第二科就請示疑問,來帶动六解一亡的观念。
子二、請疑 阿难尊者來請示佛陀他心中的疑惑
阿难合掌,頂禮白佛:「我今聞佛无遮大悲,性淨妙常真实法句,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。惟垂大慈,再愍斯會及與將來,施以法音,洗滌沉垢!」
阿难尊者正式提出他心中还沒有明白的這些疑惑。阿难尊者這時從座位起來,合掌頂禮佛陀說:「我現今已经听聞佛陀從无遮的大悲心,所流露的這些真实不虛的法句。什么法句呢?所謂的「性淨妙常」“性”指的是六根的根性,見聞嗅嘗觉知,当它是迴光返照的時候,所发明的一個見性、聞性…等等。那么這六根的根性是什么相貌呢?是本淨、本妙、本常。古德把“本淨”判做是「般若德」,“本妙”是「解脫德」,“本常”是「法身德」。总而言之,当我們在六根当中,我們心跟境接触的時候,保持不迷、不取、不动,而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把我們這一念清淨本性所圓俱的諸佛的功德開显出來。這一部分阿难尊者是完全明白,但是內心当中对於以下二個观念卻有所疑惑:第一個观念,所謂的六解一亡,第二個、舒結倫次。
「六解一亡」六根的結扣如果解開以后,其实一也不可得。這怎么說呢?因為六根的結扣当初也是依止一念的攀緣心而引生的。為什么六根會有結扣呢?就是一念的妄动。所以你六根解開以后,你的攀緣心到最后也就消失掉(這個观念佛陀在后面會讲得很清楚),六解一亡是偏重在理观。「舒結倫次」“舒”就是疏通。疏通六個結扣的一個前后的次第,這個讲事修。理观來說,六個結扣都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起,所以当六根迴光返照的時候,同樣的依止一念的攀緣心,所以六個結扣一破壞了,攀緣心也不可得,這是從“理”上說的。但是從“事”上來說,六個結扣卻是有它一定的次第,你一個都不能錯亂,你一定是破第一個結扣,再破第二個結扣,它的整個配套,是配色受想行識,配五蘊的,前后的次第是歷歷分明,不能錯亂。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整個,当我們起修六根在观照六根的時候,它的一個理观跟事修的相互关系,這一科是讲這二关系。這二個互动关系阿难尊者有明白,所以唯愿如來能夠依止大悲心,再一次的哀愍法會大众,及末法的苦惱众生,能夠施與微妙的法音,來洗除众生六根的塵垢。
這一段的祈請,有二個祈情,第一個六解一亡,舒解倫次。祈請有二,但是佛陀的回答卻是有三。在以下的经文当中,佛陀的回答是分成三大段:第一段、佛陀先讲到六根結扣是怎么形成的,我們每一個根為什么會有六個結扣,就是煩惱是怎么生起的?第二個、再讲六解一亡的道理。第三個、再讲解開六結的修学次第。
癸二 答示
如來回答显示,六解一亡的道理 這当中佛陀分二段:(分:子一、結巾喻迷。子二、解巾喻悟) 第一段是讲到我們放縱六根,所帶动的流转的力量,叫做「結巾」,众生之迷。第二段是諸佛如來在因地的時候,從六根当中開始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而成就了諸佛之悟。同樣是在六根当中,但是因為是向外攀緣跟迴光返照,而产生不同的效果。這地方佛陀從流转跟还滅,這二個角度來開显六解一亡的道理
子一、結巾喻迷
以打結的华巾,來比喻众生迷惑顛倒的相貌。佛陀先讲譬喻再合法。譬喻当中有五小段。
显結次第 開显我們众生成就這個結,是有它一定的次第的。
即時如來,於獅子座整涅槃僧,歛僧伽梨,攬七宝几,引手於几,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,於大众前綰成一結,示阿难言:「此名何等?」阿难大众俱白佛言:「此名為結。」
阿难尊者請示佛陀以后,佛陀就坐在獅子座上,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涅槃僧;“涅槃僧”就是五衣,穿在裡面的,在南傳佛教叫「下裙」,等於是僧众的內衣。一方面又收斂僧伽梨;“僧伽梨”是穿在外面的大衣,包括七衣九衣等等,就是「大衣」。整理衣服以后 佛陀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动作,「攬七宝几,引手於几」;“攬”是用手把它拖過來。拖過什么呢?拖過七宝所成的一個小桌子(几一般是放一些杯子毛巾之類的),然后再伸手在宝几当中,取來劫波罗天所供奉的宝疊华巾;“劫波罗天”等於是夜摩天。夜摩天的天王曾经供養佛陀一個非常高貴精緻的,以棉花所織成宝疊巾,來擦手或擦臉的。
這時候,佛陀在回答阿难尊者的問題之前,他為了要解释众生的迷惑是怎么形成的,這時候將华巾拿起來,在大众中就綰成一結;“綰”是左右互相的交接,而打成一個結扣。打完結扣就問阿难尊者說:「這是什么呢?」阿难尊者就回答:「這是一個結扣。」這個巾本來好端端的变成結扣。綰成一結,這結扣的形成要左邊跟右邊的交叉;左邊表示六根,右邊表示六塵。众生当初為什么會有煩惱呢?自然是六根攀緣六塵。六根跟六塵互相打結以后,中間产生六識,产生了愛取煩惱,愛取久了在心中就留下一個痕跡,就是一個結扣。
於是如來綰疊华巾,又成一結,重問阿难:「此名何等?」阿难大众又白佛言:「此亦名結。」如是倫次綰疊华巾,总成六結,一一結成,皆取手中所成之結,持問阿难:「此名何等?」阿难大众亦復如是,次第詶佛:「此名為結。」
這時如來又取來宝疊华巾,又把它綰成一結,又重複的問阿难:「這又是什么呢?」阿难大众又回答:「這也是結。」如是的倫次;“倫次”就是先后的次第,由第一個結、第二個結、第三、第四乃至於总共成就了六個結。而這六個結是怎么产生的呢?「一一結成」是次第所成。我們的煩惱它不是突然間出現,它是一層一層,就像灰塵一樣,你去年的灰塵跟前年的灰塵,那是有層次的。所以我們在擦玻璃的時候,是先擦外面灰塵,再越擦越裡面。我們在对治煩惱也這樣,你所对治的第一個是对治表層的煩惱,然后是中層的煩惱,最后深層的煩惱,因為它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就不同。次第結成以后,佛陀都把手中的結來持問阿难,而阿难尊者也都一一的回答:「此名為結」。
這一段等於是把众生形成的整個結扣的過程做個說明。這個所表示的法,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註解簡单的說一下。這個地方有三個重點值得我們注意:第一、宝疊华巾它的本質是棉花所成,棉花当然是沒有相狀。那么棉花表示什么呢?表示六根的根性,也就是我們說的「如來藏妙真如性」,我們众生本俱,諸佛所證的一念清淨的本性,是圓俱无量功德的;這是宝疊华巾的一個本質,就是棉花,把棉花做成了線,然后左右的編織成一個毛巾。毛巾是什么呢?毛巾就表示阿賴耶識,因為它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,左右的交叉所成的。這是我們众生所俱足一個非常微細的煩惱阿賴耶識,阿賴耶識当中,再依止這個毛巾打成六個結扣,就表示我們众生的前七转識的一個向外攀緣煩惱,這就是六識愛取的煩惱。所以首先你要先把众生他的一個煩惱的形成,是一念的清淨心,然后一念的妄动变成阿賴耶識,阿賴耶識再继续的动下去,变成第七識,再动下去就是前六識。煩惱的形成它是由細而粗,对治煩惱是由粗而細。
明示結同 佛陀把巾打完以后,就說明這個結扣,所依止的是同一條毛巾
佛告阿难:「我初綰巾,汝名為結。此疊华巾,先实一條,第二、第三,云何汝曹復名為結?」阿难白佛言:「世尊!此宝疊华,緝績成巾,雖本一体,如我思惟,如來一綰得一結名,若百綰成,終名百結,何況此巾祗有六結,終不至七,亦不停五,云何如來,祗許初時,第二、第三,不名為結?」
佛告阿难說:「我最初綰成第一個結扣的時候,你說這叫結。然這宝疊华巾,实際上它的本質祗有一條,在這一條当中它卻是可以出現第一個結、第二個結、第三個結。為什么在第二、第三個結出現的時候,你又称這個叫結呢?」阿难尊者就白佛陀說:「世尊!這宝疊华巾,它是由很多的棉線,編緝成巾,是左右交加,編織而成的。這华巾雖然本体只有一個,但是因為有左右的交加而成為一個結,假設你百次的交加,就形成百結,何況這华巾只有六個結,也不是七,也不是五。為什么如來只允許初結,而不允許第二、第三結的出現呢?」
這段经文当中的对話,古德說:其实佛陀是在明知故問。說:你打第一個結的是結,第二個結也是結。明知故問主要是要阿难尊者從這個事相因緣当中,能夠明白迴光返照,這個众生煩惱的形成是有次第的。同樣一條毛巾打成六個結,絕对不可能同時出現,你一定是先打第一個結,然后再打第二個結,然后再第三個、第四、第五、第六次第完成。
本经的主要意思,是在強調這六個結是同一個体。六個結同時依止同一個体,表示什么意思呢?我們前面說過「一根既返元,六根成解脫」。為什么?你看,有些人用眼根,他整個注意力在眼根,他看到什么色塵,他就观察這個色塵是虛妄的。從眼根当中迴光返照而回到他的見性;有些人從耳根,他听到声音的時候,他知道這個声音是生滅的,迴光返照,返聞聞自性,而回归到他的聞性。為什么從眼根进去,從耳根进去,最后把心帶回家的時候,二個家是完全一樣?六根不同,剛開始修行不同,你看他一天到晚拜佛,你一天到晚持咒,他一天到晚念佛,方法不一樣,但是三個人成就以后完全一樣。因為我們所对治的煩惱到最后都回归到這條毛巾,都是依此一巾成,都是依止一念心才會有煩惱。
這個地方已经把六解一亡的观念,慢慢的把它開显出來。這地方先開显煩惱的相同點,從理上來說,六個煩惱是同一心而成,下一段讲到事相的差別。
從同而異
前面一段是把众生,六個煩惱的結扣,匯归到一念的妄心,所有的結扣都是依止华巾而成,這個是從理体上來說。這以下是說,华巾的六個結扣,卻是歷歷分明的,不能有任何的差錯,這是約事相來說。
佛告阿难:「此宝华巾,汝知此巾元止一條,我六綰時,名有六結,汝審观察,巾体是同,因結有異。於意云何?初綰結成,名為第一,如是乃至第六結生,我今欲將第六結名,成第一不?」「不也,世尊!六結若存,斯第六名,終非第一。縱我歷生盡其明辯,如何令是六結亂名?」
佛告阿难:「這宝疊华巾你已经知道事实上它只有一條,但是当我次第作六綰的時候,就形成了六個結扣的相貌,你应該從這樣一個事相的因緣当中,好好的詳細的观察,巾体是相同的,但是所成就的結扣,卻是有前后的差異,你的意思如何?当我最初綰成結扣的時候,名第一結,乃至於我最后綰成的時候,叫做第六結。阿难尊者!我現在問你一個問題,假設我現在要把最后綰成的第六結的名称改成第一結;這是第六結,我說這第六結就是第一結,這樣子可不可以,把第六跟第一結扣的名称相貌对調,可不可以呢?它們有沒有相同點呢?」阿难尊者說:「這是不可以的,因為這六個結時間點不同,第一就是第一,第二就是第二,第六就是第六,你不能錯亂。」阿难尊者回答世尊說:「六結若存,斯第六名終非第一。這六結的形成是次第而成的並非同時,所以這第六結的名称,它絕对不能夠变成第一結。縱然我阿难尊者以我多生多劫所栽培的种种的智慧跟辯才,我也不能使令這六個結扣的名称、它的相貌能夠产生前后的顛倒錯亂,這是不可以的。」
理上來說,六結是同樣依止一個的妄心,事上來說,這六結有它前后的差別次第。說明「次第」:假設我們從耳根上來說,耳根它的六個結是,动、靜、根、觉、空、滅,“动靜”就是色蘊,最粗的,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种种的色法,如果表現在耳朵就是音声,动靜如果是眼根就是明暗,如果是意根就是生滅。动靜二相了然不生,這后面會讲到。「动靜」二結所产生的是色蘊。說:我們一個人為什么會有色身呢?因為我們耳根经常隨外面动靜的相貌,不断的变化,变化久了以后,我們的身相就出來了,所以我們要破色蘊就是破除耳根的动靜二相。「根結」所帶动的是受蘊,因為有根結的因素产生很多的感受。「觉結」产生了想蘊,就有很多不同的想法。「空結」我們因為有空結的关系就产生了行蘊,有很多的造作遷流。因為有「滅結」的关系,而产生了識蘊,产生心中的了別。所以這六個結,有它对应的五蘊的果報相,這個地方是不能錯亂的。
結示異同
佛言:「如是!六結不同,循顧本因,一巾所造,令其杂亂,終不得成。
前面佛陀都是用阿难尊者來回答,是明知故問,由阿难尊者迴光返照。阿难尊者回答以后,佛陀又做一個印證。佛陀說:「你回答前面的問題都是正確的,六個結扣的確是不同,但是循顧本因,一巾所造;如果是從理上來說,我們追究它最初的原因,完全是一巾所成。也就是动、靜、根、觉、空、滅,是一念的攀緣心所成,這個是它們所依止的共同點。但是它們的差別相,令其杂亂,終不得成;它們的差別是有它們的次第的,不能亂。一切諸佛的出世,宣說五蘊,一定是由粗到細,先讲色蘊,再讲受蘊,再讲想、行、識。這当中告訴我們要破除煩惱,一定先破色蘊,再破受,再破想,沒有一個能夠超越等級。因為它形成的過程,是由內而外,你要破壞煩惱,一定是由外而內进去,這是不能夠改变它的次第的。
以法合喻
則汝六根,亦復如是,毕竟同中,生毕竟異。」
蕅益大師再三強調這個地方的「六根」不是六結,六根門頭当中每一個根,都有六個結(我們下堂課開始讲二十五圓通)。你從哪一個根观照进去,你都要建立六個結。這一段消文是說:則汝六根門頭当中,所形成的六結的道理亦復如是。它是怎么回事呢?它是毕竟同中,它們都是依止一念的攀緣心所成,叫毕竟同,而生起毕竟異。但是形成結扣的過程,卻是有它前后清楚的次第,有它的共同點,有它的差別相。這地方,佛陀從凡夫的迷真起妄帶动了六結,已经把理跟事漏出一個消息出來了。
总結
《首楞严王三昧》這個“空假中”三观,它的所观境是六根。你在观六根的時候,你要知道六根的相同點是「根性」。所謂為什么修行人,越修行到最后個性會越來越接近,而世間人越攀緣,我相、人相越对立。你看凡夫,他從年輕到老,人跟人之間差別越差越大。剛出生的時候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但是到了八十幾歲的時候,二個人沒辦法相处了,越老越难相处。為什么?因為差別心越來越大,因為他向外攀緣嘛!向外攀緣它的性格,他的想法就越來越差越大。修行人不同,修行人你剛出家的時候,你跟我不太一樣,我跟你也不太一樣,但修了三十年以后,二個人修了差不多。為什么?因為大家都在迴光返照,大家都在把心帶回家。所以你发觉修行人,越修行他的心性越差越少,因為越來越淡薄、越來越淡薄。
六根門頭的相同點就是它的「根性」,就是一念的清淨本性是相同的,它迴光返照的時候是相同的,但是它在向外攀緣的時候,是各式各樣五蘊的相貌产生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方便有多門,但是归元无二路」,回家的路是完全相同的。在律上,佛陀讲一個公案說:有一個比丘,這個比丘修四念处的時候,他一直不能破他五蘊的障碍,他隨大众修苦行的時候,他的身心世界一直放不下。后來這比丘就很苦惱,就請問佛陀。当然,佛陀是无所不知,佛陀叫阿难尊者去跟国王借一個皇宮,說:「你帶這個比丘去住皇宮住三個月。」這比丘在這华麗的皇宮住三個月以后,證得阿罗漢果。換句話說,有些人在苦行当中他生起出離,有些人他必須在好的环境当中生起无常观。
佛陀在這公案讲完以后他說:「悟道在心,不拘形服」,我們很难清楚的告訴你,你应該怎么回家,因為你剛開始形成煩惱的過程,每一個人是不同,所以你回家的路,過程不可能完全一樣。說:誒!拜一千拜,我也拜一千拜。不必!這個法門適合他,不見得適合你,但是回到家以后,是完全一樣。這佛法的修行很妙,剛開始修行的時候,他修〔唯識学〕、你修〔天台宗〕、你念佛求生淨土、他走聖道門,方便有多門,但是成佛以后,大家所證的真如,「一如无二如」。理事的圓融大家要体會一下,理观事修的一個相互关系。
楞严经要义50: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,你已经浪費時間了
楞严经要义51: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,沒有真正安住
楞严经要义52: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,不要太肯定
楞严经要义53: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,不是用受用的角度
楞严经要义54: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,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
楞严经要义55:凡事盡心盡力,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,成敗交給业力
楞严经要义56: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,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
楞严经要义57:快乐和痛苦都是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,未來造什么业也是想像力決定
楞严经要义58: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,五蘊開始反彈,一定開始反彈
楞严经要义59:煩惱是在六根活动是相通的,你只要对治一根的煩惱就好
楞严经要义60:你必要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一門深入,你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
楞严经要义61:修行人的六根不能夠由六塵啟动,要由自己的智慧的观照啟动
楞严经要义62:你一定要爭千秋,不爭一時;你喜欢爭一時就沒辦法修楞严经
楞严经要义63:要能夠产生離開生死,那你要把所有想像完全破壞,不思善不思惡
楞严经要义64:修楞严三昧時不要去管对錯。知道這是业力显現的就可以了